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国际化数据分析平台
您好,欢迎光临!

在区域合作中推进首都的国际化进程

来源: 本站       作者:       时间:2008-04-1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于2007年8月13至14日举办“北京城市国际化进程研究”专题研讨会。就北京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城市,中国、环渤海区域需要北京成为怎样的国际城市,北京实现国际城市目标的战略性资源、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制定北京城市国际化战略和阶段执行计划,北京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预警性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议邀请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市社科院以及相关领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段霞教授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文魁教授到会致辞并就国际大视野下研究城市国际化进程意义以及北京战略选择的重点发表讲话。文魁教授认为,结合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研究全球化时代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产生的新矛盾和新课题,有着十分深刻而长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将超过50%,人类从此进入城市时代。在走向城市化世界的过程中,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治理效果。北京国际化进程现在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举办奥运。如何借举办奥运的契机,推进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城市和谐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著名城市问题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认为,北京的目标定位是国际文化中心、国际政治中心。文化古都是北京城市功能的首要定位,不仅北京,世界上所有城市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文化本身也是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城市的竞争力不仅是经济竞争力还包含文化竞争力。全球性的国际城市经过发展已经定型,呈稳定的状态,而北京的城市国际化带有未来性,在人与人关系社会和谐方面,创造新型的国际化城市,如妥善解决外地民工的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对待弱势群体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国际化城市。北京在国际化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文化,还要发展经济,没有城市经济作为基础,城市没有发展的动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北京必须发展经济,但是重要的是发展什么样的经济。目前北京的第三产业居全国首位,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增加比重的空间不大。

北京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晋明指出,北京的国际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国内来看,长期以来,作为首都城市,北京的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有示范作用;从国际层面看,北京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北京具有东方文化的魅力,而东京则无法代表东方文化,同时北京也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这是其他世界城市所没有的。北京建设国际城市要靠总部经济,要突出其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政治属性,即社会主义国家首都在全球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北京仍然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窗口,全面、深刻、完整展示中国发展进程的窗口。

国际问题专家厐中英教授指出:北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应当是区域乃至全球的国际政治中心,朝核六方会谈说明北京具有在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的条件,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北京作为世界政治符号在世界中有自己的地位,在全球谈判和全球治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北京市社科院陈光庭研究员认为,北京要成为什么样的国际化城市?北京城市规划的目标是2050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型的国际城市, 申奥成功促进北京文化发展,北京成为一个文化型国际城市可能会提前,今后奥运精神、奥运对北京经济社会推动如何推动延续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奥运加速了城市发展,推动社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因此,北京国际城市目标可能会提前实现。作为首都城市,北京在国际化进程中有着自身的优势。目前北京在全国金融管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还是被承认的,也被跨国公司看好。但要看到,尽管北京经济发展水平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段霞教授认为,尽管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很高,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仅要看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要看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目前北京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生产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什么样的服务业,如何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值得认真研究。像北京这样的中国前卫城市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这是一个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它要求城市改变过去建立在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经济功能占据统治地位的城市属性,发挥城市特有的文化、信息等知识资源优势为国际资本提供特色服务,提升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北京的文化科技优势,非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决定北京应成为国际资本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国际政治权势分布中心。但是,国际城市为国际资本服务的本质属性与建立和谐首都的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实现首都和谐,就要把握好为国际资本服务的“度”。

外交学院王帆教授认为,首都重要的资源就是文化资源,北京国际化进程中应突出城市的文化氛围,不仅注重保护历史文物而且还要创造出具有当代特色的文化,展示古今文化的成就。文化本身就是产业,北京应该保留传统文化,发展新的文化,成为时代文化发展的先锋,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任李湛军强调,以奥运为契机,目前北京在加快城市治理,如改善城市交通、治理城市环境、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对国外媒体全面开放等方面取得成效,并且逐渐与国际接轨,奥运对北京的城市国际化起到了促进与提升的作用。体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新”就在于把中国文化元素注入过去有较多西方内涵的奥运会项目之中,充分展示北京的城市形象和魅力,让东方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很快,如何让国人学会与国外沟通,了解国际规则习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北京这些年硬件设施发展很好,关键的问题还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

其他与会学者认为,借助奥运培养北京市民的国际意识在北京国际化进程中有积极意义。从国际城市发展经验看,人们关于城市国际化的认识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从大城市到国际城市到全球城市概念的演变是一种范式转变。在北京的国际化进程中应进一步通过观念的转变体现国际城市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特点。与会专家还从如何获取数据资源、展开社会调查,通过多学科合作攻关,开展城市国际化进程综合比较研究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讨论,讨论会气氛十分热烈。研讨问题对北京当前以及后奥运时代北京国际化进程研究的推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国际问题研究所 王晓红提供)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