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专家提到世界城市是什么时都很强调对世界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些是果而不是因,我们要问控制力和影响力从哪里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国际城市奋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结果,所以提出发展比如GDP、人均GDP和各式各样的国际流量、交往指标,然而成为世界城市不仅需要具备服务世界,辐射全球的能力和功能,更重要的应该具备一种城市品质,什么样的城市呢?它应该代表今天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我们可以想想,今天世界城市文明的最高阶段在哪?尽管国内的大多数城市还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的大多数城市却转向后工业阶段。贝尔在1973年讲到在30-50年以后,整个世界要进入工业化的社会。事实也证明这样一个变化确确实实在欧美国家的大都市发生了。
今天我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要研究北京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它能不能够得着世界文明的高度?如果它没有这个高度,仍然建设工业形态的世界城市,怎么跟其他的城市相比。因此,我们必须回答北京能不能建设一个后工业形态的世界城市这样一个问题。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发展以后,北京确实已经迈过了后工业的门槛,各种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北京的城市禀赋、容量和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特点也与转向后工业的特征吻合。
后工业社会是指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后,社会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与工业社会不同的诸多新特征的社会形态。这些新特征包括:(1)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资源依赖、环境依赖转化为知识依赖、人才依赖、创新依赖;(2)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型,高附加值,高创意型经济组织为主,金融、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成为主要组成部分;(3)企业管理从指挥命令型转向激发创新型,产权意识、品牌意识、低排放意识、文化意识、国际竞争意识明显增强;(4)国内和国际市场打通,生产型社会逐步向消费型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过渡,知识分子地位上升,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立。(5)政府组织的职能从指挥型转向服务型,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上升,公民意识增强,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上升,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上升,强调多元和谐和复杂性社会问题的解决;(6)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特点。社会由物质消费型逐步转向文化消费型,文化创意成为社会生活的本质组成部分,休闲文化、娱乐文化广泛普及,高雅文化、专业文化创意能力提升。(7)具有鲜明民族性、历史感和区域性的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成为地区文化认同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人文素养水平成为评判个人、组织、城市、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准则。
刚才陈主任说不要讲太多概念,包括这些证明的数字我也不讲了。一个结论是北京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75.8%的GDP比例,吸纳的就业人口超过了73%,知识阶层、受教育程度、白领阶层比例,还有知识阶层在社会结构的中轴和控制作用,都可以证明北京已经迈过了后工业的门坎。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按照工业社会要求来讲,北京受资源禀赋区域位置的限制,它可能无法建设成一个工业时代的世界城市。而后工业的非物质型生产的特征,赋予了北京这样一种历史机遇和发展前景。因此,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不仅要研究一般的共性特征,更重要的要研究阶段性的特点,它处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形成后工业社会所需要的新的发展方式,达到一个新的城市文明高度。
建设后工业形态的世界城市,北京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三大世界城市在70年代到90年代逐渐转向后工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逐渐的摸索,伦敦在21世纪初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也是一种摸索,并没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因此我们能不能顺利完成这样一种转型,一定要去研究后工业的特点,不能等着中央发指示,按照全国一盘齐的思路来发展。研究好新的社会形态特点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现在我们老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知道发展休闲产业、发展创意产业,但都停留在口号、概念上。所以要去研究后工业社会的新特征、新形态。在工业社会是追求效率优先,因此它关注的是GDP,到了后工业社会关注的是人的幸福。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一是全球化的发展,大量产业转移,大都市留下的是跨国公司的总部、研发机构和相关的服务业,这个过程中,世界城市因为对全球经济的服务,所以它成为了重要的节点,从而有了掌控能力。另外,到了后工业,人们的物质性消费占的比例很小,消费主要来自于精神层面,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到了后工业社会,更看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跟工业社会不同的是,工业社会是理性选择,买东西价格优先,到了后工业社会则更看重内心的需求,更加感性,创新成为人的内在需求,不像工业社会,为了产品卖更多的钱,通过创新发明一项技术或工艺,提供新的服务。同样的道理,在工业社会因为价格优先形成了大规模生产,导致了工业社会是同质性的经济。到后工业社会,除了人的需求以外,加上信息社会可以使消费者和厂家之间通过网络通道相互沟通,厂家可以发展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品种经济,从而使服务从标准化走到个性体验,西方社会因此提出,人类实际上进入了第四个经济阶段,从农业到工业到服务业到体验经济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从过去的等价交换到一物多价,我内心的感受不一样、意义不同,因此价格就不一样。我这里仅仅以产品为例,我们知道在工业社会里,通过流水线完成产品生产,但在后工业社会这只是完成了一个半成品,只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个性化定制。比如在网上订购一个杯子,这个杯子对别人只有喝茶功能,但也许这个杯子是情人送给我的,上面有他的照片和祝福,对我来说有着特别重要意义,我就愿意用十倍、二十倍的钱去购买它。在这样一个个性化定制过程中,它的附加值非常高,很难统一定价,流水线上的产品与定制产品的价格差会出现类似于过去的农业和工业产品之间的一个剪刀差。前段时间文化部社会发展中心负责人问我,我们有很好的非遗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我们说在工业时代卖产品,后工业时代也可以卖产品,但是个性化产品,更多的卖的是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我们国家的展览馆、博物馆,各式各样的文化消费以及演艺场所,依然是一种宣传与展示场所,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的魅力实际上是要创造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故事情境。
后工业社会这样的变化是颠覆性的,它对很多工业社会的发展理念、财富创造方式、整个运营管理方式都是颠覆性的,但是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这块研究比较少,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否则我们永远停留在口号阶段。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怎么样才能创造新的产业,真正能生产以知识产出为标志的非物质性的产品,研究它的财富创造方式。比如在伦敦有为电影公司服务的机构,这个机构无偿提供电影公司需要的伦敦的背景,伦敦的故事,而且它还有基金,给钱,但要求必须以伦敦为背景,讲述伦敦老百姓的故事,吸引当地人就业等,目的是吸引大家关注伦敦,做成真正的眼球经济。
建设后工业形态的世界城市,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后工业社会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一种学习体验型的文化环境去培养这样一代人,现在北京缺乏这样的环境。伦敦一个手机公司做广告,他在街头弄了两千多条宠物狗在街上游行,上个月我去布鲁塞尔,那里有两公里长的涂鸦大道,我们能不能允许?城市是有灵性的,是充满动感的地方,城市的建筑得会说话,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能够讲述老北京的魅力故事,才能培养出新社会需要的新的生产性要素,成为非实体经济中心型、非物质财富消耗型、非物质独占型的世界城市,这样的世界城市才是具有后工业特征的。
为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考虑转型成本,考虑需要多长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间,北京要放慢经济速度,也许全国保8%的增长率,北京不一定“保八”,三大世界城市在70年代或者90年代都有一个经济发展的低谷,我们允不允许北京有低谷。在转型过程中退一步是为完成转型创造条件,否则可能会丧失机会,像底特律、曼切斯特没有很好的完成社会转型结果陷入困境。为了转型有必要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要向中央讲明情况,要有政策,因为北京面对的是独有的问题,不能跟着全国一盘棋,这是由发展阶段决定的,必须看到这种变化,并积极做好战略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不只是考虑内涵指标,更重要的是大的战略设计,需要有大的智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