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国际化数据分析平台
您好,欢迎光临!

世界城市建设与世界公民培育

来源: 本站       作者: 林 坚       时间:2010-11-26

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是首都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真正成为世界城市,必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努力培育“世界公民”。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

世界城市,又称全球城市(Global city),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按照美国地理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国际大都市应考虑七个标准:(1)主要的金融中心;(2)跨国公司总部设置;(3)国际性机构集中度;(4)商业服务部门的高速增长;(5)主要的制造也中心;(6)主要交通枢纽;(7)人口规模,还要考虑人口迁移的目的地。

国际城市是城市形态的高级阶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主要节点。世界城市就是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是充当全球金融资本运动的空间节点和国际移民的集散地。

从特征上看,世界城市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通道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中心,是全球跨国公司的集聚中心、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全球重要的政治中心、全球制造业和高科技结合的市场中心,全球资本流、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也是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国际高端资源流量,具有全球国际影响力。

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

(1)国际性大都市,相当多的人口,包括有许多外国籍人士常年居住,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

(3)先进的交通系统,如高速公路及/或大型公共交通网络,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重要的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线的中心。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港口。

(4)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

(5)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尤其是企业集团)和股票交易所,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

(6)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和大学;浓厚的文化气息,如电影节、首映、热闹的音乐或剧院场所、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馆和街头表演者;强大的体育社群,如体育设施、本地联赛队伍,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着眼于世界。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确定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按照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2009年,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强调,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中的高端形态,是落实国务院对首都城市规划批复的应有之义。12月下旬,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会议决议号召,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加快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档次和服务管理的水准,使首都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适应。2010年1月,北京市长郭金龙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首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建设世界城市成为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是首都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将促进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提高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带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进一步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通过扩大对外交流,进一步发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就是要瞄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再度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重大提升,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迅速变化,中国国际责任的逐步强化的现实,从更深远的历史视野,来进行战略部署。

 

二、“世界公民”的形成

真正成为世界城市,必须培育“世界公民”。

人生活在世界上,属于一定的民族,在某个国家居住和生活,有自己的国籍,也就是某个国家的国民。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个人也从某个民族、国家的一员成为“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概念最早由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提出,原来的意思是:每一个人既是城邦的公民,又是平等的世界公民。当然,当时他们所认识的“世界”跟现在的世界的范围、特征都不同。有人认为,全球化的进程是从15世纪开启的。马克思在19世纪提出“世界历史”的概念。他认为,由资产阶级发动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交通革命,打破了民族国家以往的孤立封闭状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已不可逆转。

1840年,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大潮。经过一百多年的奋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人们看到了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

在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邓小平满怀深情地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这里有几层意思:第一,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一再告诫:中国人要有自信心、自尊心,要懂得“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并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第二,作为“世界公民”,必须要有世界眼光,了解世界局势的发展;第三,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邓小平“世界公民”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戈尔巴乔夫认为:“邓小平的最主要的成就就 是经济改革。这是邓小平在世界共产主义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先例。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把他列入约翰·凯恩斯或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行列中,后两人曾经强有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思想。”俄罗斯学者威廉·奥弗霍尔指出:“在过去的世纪中,邓小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人。他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保证中国加入到世界秩序的行列而不是破坏世界秩序,这给亚洲带来了和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说过:“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亚洲有30亿人口,中国大陆就占11亿多。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

每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天下”、“世界”范围的拓展而不同。早先是对家族、氏族部落的认同,由于民族的形成而具有了民族意识,而在市民社会,作为市民而存在,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从臣民到国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法治社会,应强调“公民”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享有基本的人权,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等等。

居民或者居住在城市,成为市民;或者居住在乡村,就是村民。在某个国家,有自己的国籍,就是国民。“世界公民”,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概念,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将来必定消亡。国家有几个要素:国土、国民、国语、国家政权、国家主权等。由于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国相互交往、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家庭,国际移民越来越多,许多人改换国籍,加入长期居住地所在国家的国籍,其种族不能改变,而身份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世界经济一体化,伴随着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冲破传统的国家意识的束缚,不再狭隘地“爱国”。据考证,列宁在给“爱国主义”下定义是从狭隘的民族、乡土意义上来说明的,并非褒义词。狭隘的“爱国主义”其实是眼界的狭小、胸襟的限制,而不适应于全球开放的时代。欧盟为打破国家的局限性做了示范。当然,它还不是取消国家。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把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发展作为国家消亡的前提,未来将代替国家的行政性管理的乃是经济本身的有机联系和社会的公共管理。社会从国家手中收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全部权力,全体人民都成了权力的主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作为一对历史范畴也就不复存在。

马克思指出:“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列宁指出:“马克思从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的全部历史中得出结论:国家一定会消失;国家消失的过渡形式(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将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并进而认为:“彻底破坏官僚制的可能性是有保证的,因为社会主义将缩短劳动日,发动群众去建设新生活,使大多数居民都能够毫无例外地执行‘国家职能’,这也就会使任何国家完全消亡。”由于“国家职能”大部分是社会职能,而且大多数居民能执行“国家职能”,参与国家管理,国家不再高居于社会之上,而是回归社会,因而“国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世界城市具有对世界各国人口的巨大吸引力和包容性,由此带来文化的多样性和科技、经济的创造性。纽约和伦敦有占人口近1/3的人是在国外出生的。

三、北京如何吸引和培育“世界公民”

“世界城市”建设要靠“世界公民”,而“世界公民”只有在“世界城市”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1.吸引国际人才

北京作为首都,有世界各国驻中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160多个,这些使领馆可以成为展示各国历史文化的窗口,而不单纯是办理签证的场所。

还有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办事机构上万个。外国在京常驻机构日益增多,包括新闻机构、外国人学校、经贸金融机构、运输机构,等等。许多跨国公司拥有国际化的员工,他们往往分属多国国籍,这也是世界城市的一个突出特征。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有很大差异,这使得世界城市呈现文化多样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中心。

有学者提出,衡量世界城市人口国际化水平和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世界城市中侨民、外国移民以及经商、科研、教学、旅游等方面的外籍流动人口的比重。在世界城市,不仅外籍人口比重较大,而且城市人口的国际流动也较大,人口异质性非常高。只有人口异质性高,才能使城市真正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中心和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性新移民是新文化和新文明的传播使者,移民文化是新文化的催化剂,是促进文明国际化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的国际化评价,除了城市经济国际开放度,还有城市人文国际开放度,主要包括移民人口指数、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

世界城市的评价指标,在社会人文方面,主要考虑以下要素:外国领事馆数量、国际性机构数量、与外国建立姊妹城市的数量、高等院校数量、大型国际会展数量、和谐的社区文化和公共文明秩序、市民文明素质,以及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城市品牌的形成、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休闲娱乐和公共艺术等。还需要经常开展国际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交流活动。

世界城市需要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特别是需要提高人口质量,如人口学历比重、精英人才数量、留学生数、新移民数量、外国人口的出生数、外国旅游者数量、流动人口数量等。

在生态环境方面,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上乘,拥有富有特色的丰富的旅游资源,适于居住和生活,具有较高的幸福指数。

世界城市是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是拥有一定国际人才的全球化城市,形成明显的国际人口社区以及多元的国际亚文化,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人口中包括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常住人口要达到一定的数量,非常住人口能长期维持一定的规模。一个城市拥有的跨国精英的数量与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位置成正比。跨国精英是世界主义的区域化推动者。职业流动性与地理流动性相结合,同时由于跨国精英在世界城市流的空间中,其社会、就、文化占有优势,处在把自身的习惯由世界城市向所在城市扩散的有利位置。在培育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 有意识地构建和形成高级劳动力国际流动模式。

汇聚大量国际人才,形成雄厚的智力资本,是决定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首要条件。需要专门建立国际人才社区,建立配套设施如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解决国际人才子女教育问题。

2.利用和开发独特的文化资源

随着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兴起,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独特的富于魅力的文化品格、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成为世界城市获得最佳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向高端发展的必要保障,是走向世界城市的必备要素。宽容和谐的城市氛围、舒适的生活、文明的城市环境,是吸引外来人才和国际人口的重要因素。未来的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将从经济实力竞争转向文化的竞争。

近年来,北京通过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营造了富有人文内涵的城市文化环境,正在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步伐。文化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最重要的资源和特点,社会和谐是最重要的保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出发点。北京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全国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密集,汇集了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素,具有宽容博大的城市品格。北京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处,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色。

朱自清把北京文化特色概括为“大”、“深”、“闲”三大特色。林语堂分析了北京个性的自然、艺术、日常生活三要素。阎崇年概括了北京的四个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客分明,布局宏大;宫殿园林,珍宝荟萃;各个民族,熔冶一炉。朱耀庭总结了北京文化的五个特色:(1)特殊的环境,历史的选择——悠久的建城史;(2)中华文明的结晶——东方明珠,世界之最;(3)皇家文化的缩影——建筑、园林、陵墓;(4)帝都文化与民风民俗的物化——胡同、四合院、老字号、茶楼、会馆、学校、书院等;(5)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长城、运河、桥梁及宗教建筑。王东在《魅力北京——北京文化与北京精神新论》中把北京特色概括为九个方面:(1)风水宝地,生态多样;(2)人类文明、东方源头;(3)都市文化,源远流长;(4)六朝古都,皇家气派;(5)长城、运河,双龙交汇;(6)祭坛帝庙,东方神韵;(7)纵横中轴,胡同小院;(8)政治文化,交往中心;(9)古今中外,文化熔炉。其共同点在于:北京城悠久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灿烂的文化遗产、文化的多元性等。金元浦等把北京的城市精神概括为:多元、和谐、开放、创新。多元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是北京的内在素质,也是北京走向未来的活力之源;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天人和谐”、古今和谐、民族和谐、国际和谐等方面,也是北京的城市灵魂;开放是一种海纳百川、包容天下的胸怀,是北京不断发展前进的力量源泉;创新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文化的革故鼎新、发展创造,更是北京不断发展前进的力量源泉。

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北京特殊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浓缩和结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展示了历史悠久、创意无限、活力迸发、热情好客的城市风貌,积淀了巨大的城市品牌资产。北京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和突出优势,因而首先要确立“创意之都”、“文化之都”的目标。

3.确立 “世界公民”意识

通过确立“世界城市”和“世界公民”意识,落实具体的举措,建设创新型北京,提升北京的形象,使北京成为具有无穷魅力和吸引力的“世界城市”,使居住在北京的人率先成为“世界公民”。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义之邦,北京走向世界城市,需要培养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居民,体现开放、进取、坚定、自信而豁达、开朗、谦恭、敦厚的文明风范。

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过程,要发挥政府管理、市场运营、民间社会的力量。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制定富于前瞻性的宏观整体战略,而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力量,需要平衡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集团利益,这里,公民参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家庭和城市为单位,不再有国籍之分,但保留有民族的特质,个人的身份以平常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为立足点,也即生活在市民社会之中。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不再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扩大城市的自治功能,以城市为社会组织的聚合地,消除国界,避免国际争端。不再有领土纠纷和战争,不再有杀伤对手的武装力量,只保留处理公共事务的警察。各个城市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城际联盟”。如京津冀城际联盟、华夏城际联盟、亚洲城际联盟、全球城际联盟。

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时,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际关系非常和谐,人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人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不把人当敌人和对手,而互相帮助,协同工作。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所有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前提。

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就是“世界公民”真正实现之时。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