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认识
在构建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时候,我们对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我们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普遍地存在一些的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不首先从理论上解决这些认识问题,不仅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无从构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努力方向也会发生偏差。
(1) 为什么说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热潮。据相关统计,早在1995年全国就约有50多个城市打出了诸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之类的旗号。一些人认为,今天的“世界城市”就是当年“国际化城市”的翻版,是“新瓶装旧酒”,世界城市就是国际化城市。我们认为,从国际化城市到世界城市,绝不仅仅是一个名词的变换,两者之间存在质的差别。
上个世纪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热潮发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背景下。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在城市建设方面则追求“洋化”。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很多时候被理解为增加城市的国际色彩。因此一个城市的外国人多些、外国企业多些、甚至外国风格的建筑多些就算实现了国际化。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等级结构,世界城市体系的金字塔塔尖上出现了若干最具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即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实行的是一种“引进来”的战略,即寻求与世界城市体系对接并融入其中。世界城市实行的则是一种“走出去”的战略,即极大地提升自己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强化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因此,从国际化城市到世界城市,显示北京在城市国际化问题上由被动国际化向主动国际化的转变。北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国际化浪潮的影响,而是开始考虑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世界城市是国际化城市的高端形态。
(2) 世界城市的核心特征只是影响力和控制力吗?
从被动国际化到强调影响力和控制力,我们对城市国际化的理解和实践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单纯从影响力和控制力角度来界定世界城市仍然是存在问题的。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城市体系中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只有塔尖城市对塔基城市单向的影响和控制关系。事实上,所有城市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发生着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结成复杂的网状结构——我们称之为世界城市网络。城市是凭其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广泛联系而体现其重要地位的。那些具有广泛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联系,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城市即为世界城市。因此在考察城市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之间纵向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要关注横向的网络作用力。
(3) 世界城市仅仅是一个发展目标吗?
关于世界城市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单纯把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来追求——关心何时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而没有认识到它其实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传统的城市发展的手段与途径主要是通过基于资源驱动型战略的发展来提升城市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资本存量增大、物质财富积累、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这种传统思路并不符合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不是依靠他所拥有的东西而是通过流经它的东西来获得和积累财富、控制和权力”。一个城市的地位不仅仅是由城市的规模和形态、所拥有的资源量和存量资本堆积决定的,而更多的是由该城市是否处于全球城市体系的主要网络节点上——即它的网络地位决定的。由此可见,网络视角为城市发展赋予了全新的内涵,由关注城市的内部因素转向关注城市的外部联系,这也是今天北京追求世界城市的核心要义所在。
(4) 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现阶段的现实选择吗?
一些人认为世界城市是世界城市体系金字塔塔尖上的少数城市,在中国国力以及城市自身实力还远非世界顶级的情况下,北京追求世界城市的地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构建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时候,我们曾经阐述了城市的世界地位从何而来的问题。我们认为城市的世界地位取决于其总体实力和网络地位的总和,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支撑条件。城市的总体实力的确不可能大跃进式的跨越性增长,但城市的网络地位则可以通过城市自身的巧妙运作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幅度提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开曼群岛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一跃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新加坡借助大陆、东南亚门户之便成为主要的世界城市之一。事实上,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重要性提高的非常快。根据英国拉夫堡大学“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小组”的测评结果,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排名由前几年的3、40位迅速提升到10位以内。
因此,北京现阶段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完全适宜,是一个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甚至能够较快达到的目标。
(5) 世界城市与“三个北京”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继承奥运遗产的基础上,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那么,应该如何来理解世界城市与“三个北京”之间的关系呢?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存在层次的差别?我们的观点是,两者构成了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世界城市追求的主要是提升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使城市变得更强大、更重要和更有权力;而“三个北京”则更关注城市运行和城市居民需求的满足,追求使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均衡和更加可持续。因此,两者之间并非谁替代谁、谁压倒谁的关系,而是必须将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北京未来发展的完美目标体系。
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之间还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三个北京”构成了世界城市重要的支撑条件,活力、创新、宜居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应关系。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的理念——即一种重视外部联系的理念——可以应用于“三个北京”的建设,从而有力推动“三个北京”建设的发展。
二.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从何而来?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中有实力、负责任的一员,在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获取相应的利益。那么城市的世界地位是从哪里来的呢?哪些要素是城市世界地位的源头呢?研究认为,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那些构成城市世界地位的内生性要素,而非单纯反映世界城市的外在特征。
首先,一个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总体实力。这里所谓的“总体实力”是一个类似于“综合国力”的概念,反映的是城市规模体量和绝对实力的大小。城市总体实力是一个城市对外发挥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基础,是一个城市“力量”的来源之一。世界城市无一不具有超强的总体实力,足以对国际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以至支配作用。一个总体实力较弱的城市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城市的,至少不能成为顶级的世界城市。仅以经济规模为例,根据2009年普华永道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诸多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GDP排名中处于领先位置,全球顶级的世界城市东京、纽约和伦敦的排名分别为第1、第2和第5位。
然而,也确实有城市的相对重要性与其自身的绝对实力不相符合的情况。研究发现,城市的经济规模与其世界城市能级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盈余”或“赤字”,即城市能级超前或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实力,这说明城市的世界地位不是完全由其绝对实力决定的。事实上,全球化和信息化促成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在世界城市网络中,“城市不是依靠它所拥有的东西而是通过流经它的东西来获得和积累财富、控制和权力”。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地位不仅仅是由城市的规模和形态、所拥有的资源量和存量资本堆积决定的,而且也是由该城市是否处于全球城市网络的主要节点上——即它的网络地位决定的。如果说城市的总体实力反映的是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那么城市的网络地位则反映了其所拥有的巧实力。
城市总体实力和网络地位的提升,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条件,但不足以保障城市对世界具有长期的、持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事实上,城市的总体实力和网络地位本身既受全球化的影响,同时也深深依赖于城市的地方性资源,包括文化氛围、制度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地方性资源正是城市能够源源不断的吸引全球性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资金、人才、信息的支撑条件。从长远来看,城市需要这些支撑条件,才能保障城市长期、持续地高效率的运行,才能保障城市对全球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可持续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城市的世界地位来自于其总体实力和网络地位的总合,同时城市世界地位的巩固和维持也离不开必要的支撑条件。
三.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们对城市世界地位源头的理解,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评价维度:总体实力、网络地位和支撑条件。
一个城市的总体实力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反映其经济规模和结构的硬实力,反映其科技、文化和品牌实力的软实力,以及反映城市服务功能完善程度的基础设施水平。我们主要使用各种总量指标来反映城市总体实力的大小。硬实力是一个城市总体实力的核心,是发挥城市对外服务功能和影响力的物质基础。我们选择了GDP总量、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金融业增加值、现代制造业增加值等4项指标来反映城市的硬实力。GDP总量反映一个城市经济规模的大小,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反映一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金融业增加值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则反映了这两个重要的产业部门的发达程度。软实力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科技、文化、制度等蕴含的力量,由专利授权量、世界排名500强的大学数量、城市品牌指数3项指标组成。专利授权量反映科技研发能力的高低,世界排名500强的大学数量反映一个城市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力量的培育和聚集能力,城市品牌指数则是反映城市众多无形资产的一个指标。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发挥生产功能、服务城市运行的物质载体。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是世界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来源。我们用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五星级酒店数量、宽带用户比例3项指标反映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反映市内交通的发达程度,五星级酒店数量反映城市的高水平接待设施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宽带用户比例反映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城市的网络地位是个多向度的复合体。世界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包括经济联系、政治联系、文化联系以及知识与信息联系等,相应地城市的网络地位也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信息(知识)地位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地位等。表现城市之间网络联系的指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承载这些“流”的物质载体,包括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通讯网等各种基础设施网络——的流量指标;一种是类跨国组织及其分支机构的分布指标,这类指标之所以也能反映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因为城市之间的互动很大一部分正是通过这些组织机构内部的互动而发生的;此外,城市中发生的国际活动及事件指标也能表征城市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紧密程度。
世界城市支撑条件是指保障城市长期、持续、高效率运行的要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活力、创新和宜居。我们主要使用各种结构和比例指标来反映世界城市的支撑条件。活力是指容纳多样的人和事物,促进城市协调并且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结构。包容多样性的文化氛围是城市充满活力的首要条件,收入分配和人口年轻结构合理也是城市能否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选择了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基尼系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3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的活力。创新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文化、管理等领域的各种创新。创新可以保障城市提升效率并从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是控制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之一。我们选择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企业R&D投入强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例3个指标,分别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等方面反映城市的创新能力。宜居是指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提供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环境。我们选择交通事故率、每万人医生数量、一年好天率3个指标,从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等侧面反映城市的宜居程度。
我们构建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参见表一。考虑到部分正选指标可能引起争议,以及数据可得性问题,我们还提出了一批备选指标,参见文后所附的表二。
表一、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世
界
城
市
地
位
总体实力
硬实力
1
GDP总量
2
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
3
金融业增加值
4
现代制造业增加值
软实力
5
专利授权量
6
世界排名500强的大学数量
7
城市品牌指数
基础设施实力
8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9
五星级酒店数量
10
宽带用户比例
网络地位
综合地位
11
大型国际会展数量
12
国际航空客运吞吐量
13
姊妹或友好城市数量
14
出入境人次
经济地位
15
全球百强生产者服务业企业机构数
16
外国金融机构数量
17
进出口总额
18
对外投资及吸引外资总额
政治地位
19
联合国机构及国际组织总部数
20
国际性NGO组织的数量
21
使领馆数量
文化地位
22
全球传媒集团总部及分支机构数量
23
出入境旅游人数
24
版权引进与版权出口数量
信息地位
25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
26
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
27
留学生数量
支撑条件
活力之都
28
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
29
基尼系数
30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创新之都
31
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32
企业R&D投入强度
33
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口比例
宜居之都
34
交通事故率
35
每万人医生数量
36
一年好天率
四.本指标体系的特色
(一)判别标准和建设路径的统一。理想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应该既能反映世界城市的核心特征和判定标准,又能作为指导发展方向的标杆。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总体实力、网络地位、支撑条件既反映了城市世界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也指明了建设世界城市的主要着力点:提升总体实力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工作,提高网络地位是建设世界城市的直接着力点,完善支撑条件则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保障。
(二)世界城市与“三个北京”的有机统一。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目标后,必须处理好与“三个北京”的衔接关系。世界城市与“三个北京”是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三个北京”构成了世界城市重要的支撑条件,活力、创新、宜居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应关系。
(三)超越了传统国际城市指标体系。从国际城市到世界城市,显示北京在城市国际化问题上由被动国际化向主动国际化的转变。北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国际化浪潮的影响,而是开始考虑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应地,我们的指标体系也从单纯关心外向性(国际成分的增加),转变为更加关注集中性(国际性活动集中程度)和关联性。
(四)超越了传统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传统的城市竞争力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城市内部的因素上,过于强调内部经济与战略因素、禀赋比较优势等对城市竞争力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城市成功发展中的外部因素,特别是与外部的连通性。我们认为城市的外部联系因素与内部因素一样重要,相互联系是城市获取世界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