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样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2008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9075美元;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达到了73.2%,然而,北京经济的开放程度却远低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世界城市。因此,通过研究世界城市,尤其是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世界城市的经济开放水平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对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过程中提升经济开放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当今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与特征
1.1 全球性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水平
在当今的世界城市体系中,纽约、伦敦和东京是被公认的全球性世界城市,其对外经济开放水平相当高。
1.1.1 纽约
纽约是全美乃至世界的金融、商贸、服务和管理中心。纽约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美国重要的陆运、空运枢纽和海港城市,这也加速了该地区商品和人员的集散。纽约市消费品进出口额见表1。2006年,在全美商品出口额中,原产地为纽约州的商品出口额为573.69亿美元,在美国各州排名中位列第三位。
表1 2003年-2006年纽约市消费品进出口额 单位:十亿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2003
71.9
147.5
2004
80.8
163.6
2005
90.8
176.3
2006
106.3
188.4
数据来源:美国统计年鉴
纽约拥有肯尼迪(JFK)、纽瓦克(EWR)和拉瓜迪亚(LGA)三大国际机场。其中,肯尼迪国际机场和纽瓦克国际机场的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均位于世界各大国际机场吞吐量前30位之列。
纽约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也位于全美前列。纽约所在的纽约州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之后,位列第三。[1]
表2 1990年-2006年纽约州外商直接投资额 单位:十亿美元
年份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FDI 流入
36.42
52.99
68.52
63.71
68.63
数据来源:美国统计年鉴
纽约也是跨国公司总部的云集之地。联合国公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2008年世界前50位金融跨国公司中,总部位于美国的有8家,这其中,花旗银行、美林证券、摩根史坦利等7家公司的总部设在纽约。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3家的总部或业务总部设在纽约,全球十大公共关系公司中也有8家总部设在纽约。
纽约人口要素聚集的国际化程度也很高。2008年,纽约外籍居民数量超过300万,来自全世界148个不同的国家,外籍居民比例为36.4%,外籍居民在纽约市的经济活动总值达到2150亿美元,约占纽约地区生产总值的32%。
不仅是要素的聚集能力很强,纽约的经济辐射力同样位居世界前列。纽约都市圈,位居世界五大都市圈之首,它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5个大中城市以及他们附近的一些卫星城镇,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纽约是整个都市圈中地理和地位的双重核心,而它对整个都市圈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华尔街。华尔街上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美联储、摩根史坦利等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不仅为都市圈内的新兴企业在创业初期提供了所需的风险投资,而且还为他们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上的支持,以及IPO上市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借助纽约的资本优势,纽约都市圈内的其他中心城市形成了相互补充、错位发展的格局。以波士顿为例,它在金融中心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的同时,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即依托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这里也形成了美国第一个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另外,费城的重工业、华盛顿的信息及通信产业和巴尔的摩的冶炼工业共同构成了纽约都市圈各具特色的地域分工格局,这一地带也形成了以纽约为中心的多核心城市群体系。
1.1.2 伦敦
伦敦发展成为全球性世界城市和国际经济中心,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早期伦敦就凭借其有利的港口条件成为国际转运贸易的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伦敦的进出口贸易依然活跃,其进口额和出口额约占整个英国进出口额的14%和18%。
伦敦早在20世纪初就已成为世界金融贸易服务中心,齐名于纽约和东京。伦敦全球性世界城市地位的形成与巩固与其一贯的开放性城市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在二战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伦敦就全面实施了以引进国际总部为主的开放性战略。如今,英国富时100指数中一半的企业和欧洲500强中超过1/5的企业都在伦敦设立了公司的总部,世界500强中3/4的企业也都在伦敦设有办公室。有480家海外银行落户伦敦,这一数字不仅在世界领先,而且美国银行在伦敦的数量比在纽约还多,日本银行在伦敦的数量比在东京还多,注入伦敦金融城的资金数目比排行榜其后10个欧洲城市相加的总和还要多,这就足以看出伦敦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伦敦所具有的商业竞争力不仅在于金融市场,还在于其发达的创意产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伦敦发展思路上开放性的体现。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发展时期之后,伦敦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逐渐增加。面对产业结构的转型,伦敦开始着力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知识和创意转变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伦敦也因此成为音乐、时尚、广告和设计等行业的国际门户。目前,被誉为“世界创意工厂”的伦敦,其创意产业产值占英国创意产业产值的1/4还要多,其产出还在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长,有超过20%的劳动力在从事创意产业的工作。
伦敦拥有发达的交通。五个国际机场连接着伦敦金融城和欧洲其他的金融中心,其中,希斯罗机场(Heathrow)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它每年要接待6700万乘客,在2008年,它的旅客运输量在世界所有国际机场中位居第三。与世界紧密相连的伦敦也是全球海外移民最集中的城市,城市中外来移民的比例超过30%,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有来自200个国家的9.7万名留学生在伦敦求学,这一数量在英语国家中也是最多的。
伦敦与周边地区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都市圈——伦敦都市圈。这个都市圈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面积有4.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600多万。伦敦是都市圈内的首位城市,向外的辐射作用明显;伯明翰自然资源丰富,其工业产值占到英国的20%;利物浦则是著名的商业港口;而曼彻斯特则已由纺织中心转变为了现代工商业和文化中心。
1.1.3 东京
东京是全球性世界城市之一,也是东亚地域的核心城市,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从商品贸易水平来看,东京的外贸进出口额占日本外贸进出口额的五分之一以上。
表3 1995年-2007年东京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日元
年份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外贸进出口总额
205225.6
249298.5
269501.6
309554.4
388501.2
数据来源:东京都统计年鉴
东京的世界500强企业数在2009年为51家,是世界各城市中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2008年世界前100位非金融跨国公司中有日本企业10家,其中有8家总部位于东京。另外,东京的商业一直在其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十几年来,东京商业所创造的产值在东京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东京的商业流通中心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在2008年国际万事达公司发布的“全球商业中心”排名中,东京排在伦敦和纽约之后,位居第三位。
东京拥有羽田和成田两个国际机场,这两个国际机场加上东京另外六个机场每年能运送9700万乘客和300万吨货邮,是连接东京与世界的桥梁。东京吸引的海外游客数量在2008年达到534万人,这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为此,东京在 “东京都旅游产业振兴计划”中提出三项战略:向全世界展示东京的魅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接纳体制的整备,以招揽和吸纳更多的游客资源。在“向全世界展示东京的魅力”这个战略中,东京特别提出要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传送东京的魅力。现在,这些活动已初见成效,东京马拉松比赛、东京国际动漫展等成为了宣传东京的重要媒介,尤其是东京国际动漫展,已逐渐成为东京的一张城市名片。借助国际动漫展,动漫产业国际商品交易会得以成型,在动漫展期间还会召开相关的国际会议。现在,每年的东京国际动漫展都能吸引超过10万人前来参观。
东京既有着纽约所拥有的金融功能,又有着伦敦所拥有的政治功能,同时还是日本现代工业的中心,这样综合性的城市功能必然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辐射能量。东京都市圈有“都市圈”和“首都圈”两个概念。以东京为中心,半径80公里范围内的东京“都市圈”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与市区环线山手线相交的地铁轨道向四面八方呈放射状延伸,这些线路都通往都市圈的郊区。在东京的上班族中,有至少1/3来自横滨、千叶等东京周边城市,他们借助发达的轨道交通和精准的运行时间每天往返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事实上,只要住的地方离东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不超过60公里,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就可以控制在60分钟之内。东京的轨道交通沿线都会有经营这些线路的公司开发的房产,尤其是一些“冷门”线路,政府会帮助轨道交通公司在沿线开发房产,建设新城,以吸引居民入住。依托密集的轨道交通网,东京向外的经济辐射力大大增强。“首都圈”则是包含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广大区域,这一区域的人口密度达到1175人/km2,是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7%,是日本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带。如今,在首都圈范围内已形成多摩、神奈川、琦玉、千叶和茨城南部等多个新城,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城市功能。
1.2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的特征
从以上对全球性世界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的描述可以看出,世界城市是连结全球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它还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当今世界城市在对外经济发展上已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对外发展程度上,单看传统的商品进出口这一项,全球性世界城市的年商品进出口额都在3000-3500亿美元之间,这一数字甚至比不上一些区域性世界城市,外贸依存度也在50%左右,但是,它却是全球时尚商品和创意商品的重要生产地和集散地,这里的“生产”指的是商品品牌的塑造及商品的设计,比如纽约拥有Ann Sui、Ellen Tracy、Bill Blass、Leslie Fay等一些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的加工制作地点也许不在纽约,但是,它的款式设计等重要环节却一定是在纽约完成的,而设计等这些关键的环节正是后工业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产业转型之时抓住这些引领时代进步的新型产业是纽约、伦敦和东京一直保持着全球性世界城市地位的关键所在。另外,世界城市在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目前,全球性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已超过了85%,而金融保险业在产值比重均超过了15%,全球的资金在这里汇聚,难怪会有“华尔街的经济一打喷嚏,全球经济都要感冒”这种说法。但是,如果仅仅从产值结构上判断一个城市的对外发展程度是片面的。比如香港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要高于纽约、伦敦和东京,金融保险业的产值比重也与上述三个城市持平,但是香港在金融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却不及上述三个城市,重要的原因就是纽约、伦敦和东京拥有的金融机构全球总部及地区总部的数量要多于香港,这些金融机构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作为总部的所在地的全球性世界城市,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自然大大增强。
在对外发展方式上,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全球性世界城市对比工业化社会的世界城市,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从与工业化阶段的世界城市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后工业化阶段世界城市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特点。
表4:工业化与后工业化阶段世界城市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对比
工业化社会
后工业化社会
城市是工业资本的聚集地,大规模的对外联系主要体现在工业资本上
城市是金融资本、信息、技术、知识、人员等要素的聚集地,对外联系呈现多元化
在国际贸易中,有形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占主导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像国际旅游业、国际会展业这些服务性行业成为城市对外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部门
城市对外投资和吸引的外资主要流入工业制造业领域
城市对外投资和吸引的各种要素流入服务性行业
在对外经济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导的情况下,商品的进出口多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各部门间的联系不密切
城市对外经济发展已经不是单纯依靠一两个相互独立的产业部门和政府机关就能支撑起来的了,需要多个产业部门和政府机关的联动
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世界城市往往是都市圈的重要辐射源,是带动本地区卷入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首位城市。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其对外的经济辐射力是随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渐向外扩展的,先是在本地区、本国范围内,而后扩展到区域、洲际范围,直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目前世界五大都市圈中,全球性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为首位城市所形成的都市圈就占了三个,可见其经济能量之高,经济辐射力之强。区别于全球性世界城市,区域性世界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就多局限在区域范围内,如香港、新加坡这些城市,对亚太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就要弱于纽约等城市。但是,无论处于哪个层级上的世界城市,都会对其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程度的“经济外部性”,而世界城市周边形成的广阔腹地又会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成为世界城市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区域基础。
2. 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特征对北京的启示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快于国内的其他城市,而且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城市对外交往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北京的对外经济开放水平距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北京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
从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来看,北京在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常住外籍居民数量等总量指标上都与世界城市有较大差距,而经济辐射能力更是与世界城市相去甚远。遵循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趋势,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北京缩小与世界城市差距的重要途径。通过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的特征,可以对北京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品牌建设十分重要。这里不单单指国际知名的商品品牌,还包括城市举办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和国际会议展览等。重视数量增长而忽视品牌建设将在长期上影响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试问,北京拥有的国际品牌和每年举办的国际活动中有没有能像美国的好莱坞、东京的国际动漫展这样国际知名度高、已成为城市名片的品牌形象和活动呢?
第二,世界城市位于城市体系的顶端,其简单物质商品生产的职能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信息的传递者、经济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北京应当跳出建不建设经济中心这一命题,借助在信息处理、人才聚集、政策发布等方面的优势,抓住经济转型的机会,成为全球关注的国际经济资讯中心甚至资讯决策中心。
第三,世界城市已从工业社会的有形产品生产中心转变为无形产品生产中心。因此,服务贸易已成为一个城市开放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旅游、国际会展等的开展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许多世界城市都在创造各种条件吸引国际游客、国际会议和展览等资源的聚集。北京同样应当抓住这一发展机会,提升服务贸易整体开放水平。
第四,各产业及政府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需要建立起来。东京吸引国际会议资源的政策措施中,包含交通、通讯、旅游、商业、金融、教育等各行业,美国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成功也是得益于各部门的联动打造的完整产业链。同样,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聚集、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人才的吸引,这些都需要公共服务环境的整体优化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五,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不可偏废。北京一直以来的要素聚集能力要远远大于经济辐射能力。不必说与世界五大都市圈相比,单是与国内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经济辐射能力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促进资源的双向流动,提高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发展水平,对于北京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和今后的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