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之争的背后
时间:03-01 09:29 作者: 兰纪平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近一个时期来,国际上不断出现中国的人民币应该升值(指兑换美元),或是实行浮动汇率的要求。而我国方面则作出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回应。笔者认为,对这一争执的评判需从有关的背景入手。
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对美贸易顺差也有较大的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间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商界和政界人士认为,是人民币的币值被人为压低导致了美方逆差的增大。由于人民币币值过低,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导致大量的制造商把工厂迁往中国,令美方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不断流失。因此,他们要求中方将美元与人民币兑换的汇率从现在的18.27提升至17或更多(让人民币升值15%以上);或者放弃管制,让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的汇率。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此类看法及由此产生的争执是经常出现的。根据贸易和汇率的原理:贸易的作用及发展的推动机制在于双方都能从中获益,用汇率调节双边贸易平衡量,可以促进其发展。即:如果有A、B两个相互贸易的国家,当A国的货币对B国的货币升值时,可以减少B国从A国的进口,增加对A国的出口。据此,人民币如果升值,将使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变得更贵一些,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需求会下降,有利于缩减两国间的贸易赤字,增加美国国内相关产品的竞争力。不过,上述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只有两国在进行贸易,或是在不受与其他国家贸易影响的时候,而现实则要复杂得多。
中美贸易中,凡在中国产品有竞争力的领域里,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这也是国际间大量工厂迁往中国的主要动因。当前美国市场许多产品的来源往往是,外国公司把零配件运到中国,靠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进行加工、组装后,再把它们运到美国来销售。如果人民币在此时升值,的确将抑制相当数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输入美国,但会使得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相近,同样靠低劳力成本搞出口的其他国家迅速填补中国产品留下的空缺,因而不但不会降低美方整体的贸易逆差,反而会使中国出口行业在失去成本优势后,由于对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减少而蒙受相当的损失。这种美方经济未必会受益,而中国经济必然受到损害的预期,构成了中方不能够让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内的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特别是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仍然较高。当然,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并不意味着马上出问题,还要取决于银行体系能否保持适当的存贷差。即只要存入银行的钱总能大于贷出去的钱,银行的运作就没有大问题。如果在现阶段,中方放弃原有的行政管制、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开放资本项目,完全由市场决定人民币的汇率,将可能给脆弱的金融体系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汇率一旦放开,国际、国内的炒家将可以来炒人民币,比如,大量地兑换美元,使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大。进而又会引发人民币存款的大量流失,打破合理的存贷差。这时的商业银行体系就会难以保持正常的运作,进而又会造成国内许多行业的危机。届时人民币将不是升值,而是贬值的结果,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期的不良后果。所以,尽管开放资本项目、完全由自由市场决定汇率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但是在现阶段,中国方面还不能够采取自由汇率的做法,人民币需要维持稳定,这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国内经济格局的稳定,而且会使在华的美资和其他外资企业获益,并有利于国际汇市的稳定。